當前位置:北京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 > 經典案例 > 生態休閑 >
北京山合水易機構 董事長兼總裁
北京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 院長
高端休閑度假產業規劃專家
《中國旅游報》、《農民日報》專欄作家
項目類型:田園綜合體、鄉村振興、生態休閑
項目區位:貴州省黔南州貴定縣中部
項目規模:1318公頃
一、項目背景
近日《貴州省擺龍河濕地生態休閑度假區》項目總體策劃工作順利完成,下一步將進入實質推進階段,山合水易將作為項目總體開發顧問機構,在項目后續的總體規劃、項目設計、資源導入、運營管理階段提供全程顧問服務。
本項目山合水易結合項目當地獨特的濕地生態資源、溫泉資源、村寨田園條件及布依苗族少數民族文化,通過各個專項市場的調研分析,與對相關政策的把握和理解,依托當地的區位及交通條件,提出了:
以擺龍河濕地自然生態與沿線鄉村人文生態為環境基礎,以“生態+”構成的農業、文旅、康養三大主導產業并駕齊驅,通過改革創新引導基于市場要素配置的可持續良性發展,推動適度規?;漠a業聚集與居住聚集,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與公共服務設施配套,促進文旅農深度融合發展的總體開發思路。
本次規劃在擺龍河國家級濕地公園的控制范圍基礎上,進一步將水路沿線的村莊、農田納入到本次控制范圍之內。
項目地范圍內包含建設用地、基本農田、一般農田、林業用地、自然保留地、風景旅游用地、水域以及有條件建設區等用地性質類型。
建設用地現狀 | 164.97公頃 |
建設用地 | 51.87公頃 |
新增建設用地 | 3.24公頃 |
有條件建設區 | 109.86公頃 |
規模林地 | 240.50公頃 |
二、項目策劃
1. 發展戰略
嚴守紅線,保護優先
嚴守濕地生態保護、基本農田、林地保護等各類資源環境生態紅線,針對生態敏感區進行保護性開發,打造生態旅游產品。
精品帶動,構建吸引
打造高品質旅游產品,提升服務水平,推出精品項目和服務,使其成為擺龍河濕地公園及周邊地區的旅游核心吸引力。
產業推動,振興鄉村
充分利用鄉村空間、農業生產基礎、民族民俗文化、生態環境等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帶動發展、促進就業、增加收入,實現鄉村可持續發展。
2. 發展模式
3. 總體定位
塑造以農業為主要支撐,以旅游、康養為特色引擎,多產業融合發展,帶動鄉村多元化綜合開發的
西南地區布依文化體驗與生態濕地康養鄉村度假旅游目的地
4. 功能定位
打造濕地觀光游覽、生態農業展示、民族文化體驗、生態康養度假、戶外休閑運動等
與一體的 復合型濕地田園生態休閑度假區
5. 形象定位
布依田園,養心綠帶
水韻布依情,鄉戀擺龍河
6. 市場定位
7. 發展思路
8.空間布局結構
“一鎮、一帶、五組團”空間布局結構
一鎮:旅游綜合服務小鎮
一帶:濕地生態景觀帶
五組團:
生態農業休閑組團、布依風情體驗組團、健康養生度假組團
水寨文化觀光組團、濱水戶外游樂組團
三、產品體系塑造
1. 農業板塊
結合本土特色農作物,引入適宜本地生長的優質品種,打造多主題、特色化的主題農場集聚片區。優先打造以 中藥、苗藥種植 為主的 “神農主題農場” 以及以茶樹種植為主的 “茶海主題農場” ,作為先期示范項目,在先期項目的成功基礎上豐富農業種植主題。
2.文旅板塊
“五觀”濕地游廊
以生態保護為前提,在不破壞濕地環境和動植物資源的基礎上,結合現狀交通、地形地貌和地質條件,打造多種主題、多重體驗形式的濕地觀光游覽廊道。
布依民俗村寨
3. 楓香小鎮
依托項目地北側林地打造楓香林景觀,提煉布依族特色工藝——楓香染文化,打造集 綜合服務、休閑度假、文化體驗 等功能于一體的 特色旅游小鎮。
結合布依族民族民俗文化與項目地東北側建設用地分布情況,小鎮圍繞綜合服務、文化體驗、休閑度假三大板塊設置:文創工場、文化美食、民俗體驗、農文產品展銷、文化演藝、旅居度假、漁樂荷塘、光影水岸、濕地花園、蠟染文創館、水寨鄉居、房車休閑營地、布依文化展覽館、創意休閑水街等項目。
4.康養板塊
溫泉度假中心
依托高品質天然溫泉,融合健康養生、休閑度假產業,打造精品溫泉度假中心。
中醫藥養生谷
結合中藥、苗藥種植農場與絕佳的氣候生態資源,開展中醫、苗醫診療、養生項目,打造中醫藥養生谷。
森林康養基地
擴大并整合項目地北側的林地資源,引入楓香、香樟、楠木、紅豆杉等適于本土氣候條件生長的苗木品種,按照 國家儲備林的標準進行經營和維護,并依托林地打造森林康養基地。
四、總結
本項目充分發揮了項目地的自然生態、村寨田園及民族文化優勢,極大地發掘了項目地的產業開發潛力,并提出了通過成立平臺公司進行統籌開發,通過主題農場集聚區的模式進行建設的創新的開發模式。項目對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項目開發、鄉村三產融合發展、濕地與少數民族村寨結合類項目開發都十分具有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