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北京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 > 經典案例 > 鄉村振興 >
北京山合水易機構 董事長兼總裁
北京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 院長
高端休閑度假產業規劃專家
《中國旅游報》、《農民日報》專欄作家
項目類型:美麗鄉村 田園綜合體 鄉村振興
項目位置: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土沃鄉下沃泉村
項目特色:基層黨建引領,親子旅游產業驅動,村集體+公司+合作社合作共建的模式的美麗鄉村
一、項目背景
下沃泉村位于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西南20公里的土沃鄉,全村共有5個村民組,176戶,517口人,共有耕地1100畝,林地3600畝,苗木花卉基地500畝,連翹種植1000畝,農作物以種植小麥、玉米、小雜糧為主,為一個典型的以農業為主不具備明顯優勢的普通小山村。
現場實景照片
下沃泉作為沁水縣的帶頭村,一直是沁水當地的先進標桿。為了響應國家環保戰略,堅決關停了村屬最大的鐵礦企業,斷了村里持續發展的源泉。為了給下沃泉村謀發展,找出路,村領導干部敢想敢干,勵志發展生態產業,弘揚沃泉人民精神,再造一個新沃泉,一個全新的美麗鄉村。于是山合水易接受委托編制了《沁水縣下沃泉村鄉村振興總體規劃》,并有望為產業項目落地提供運營服務支持。
我院郭帆院長一行赴現場調研指導
如今,下沃泉村已成為了全市深入學習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和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先進經驗的試點村。
前來觀摩學習
二、項目研判
山合水易受邀參與到了下沃泉村美麗鄉村創建項目的頂層策劃規劃工作之中。專家團隊通過對下沃泉村的實地調查研究,認為下沃泉村資源條件、產業基礎較為一般,無明顯優勢,必須從形象定位、產業體系構建、開發模式上予以創新和突破。
地理區位分析
旅游區位分析
規劃范圍
地形地貌分析
村莊現狀照片
旅游市場分析
此外,山合水易團隊還從村莊交通、村莊水、林、土地等資源、文化挖掘、周邊競合關系等方面對村莊進行了綜合分析。認為,下沃泉村應從產品創新與配套升級,村莊建設,主題形象構建,農業、旅游、親子等產業體系構建等方面作為切入點進行突破,實現空間優化、文化活化、生態美化和產業多元化。
三、系統定位
結合國家相關政策與村莊的實際情況,最終山合水易團隊提出:
總體定位——以“健康、快樂、環保、智慧、可持續”的生活理念為宗旨,以娃娃為切入點,所有產品都圍繞著“娃娃”來打造,以豆類為農業產業基礎,將豆類元素植入到娃娃產品中,結合親子休閑延伸出多種兒童游樂方式,作為本項目的文化IP,通過民俗演藝、工藝制作、旅游產品創意等方式,讓親子體驗、鄉村休閑更具主題性和標識性,打造集親子游樂、兒童科普、生態游樂、郊野休閑、古村休閑等為一體的有記憶、有特色、有創新體驗、具有區域品牌帶動的鄉村田園綜合體項目。
主題定位——南太行·娃娃谷(WaWa Valley)
娃娃,娃娃是對小孩子的一種稱呼,也是動物玩偶的稱呼,代表著童年、童真、快樂,更是純真的象征,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娃娃,在這里可以尋回兒時的記憶,可以與兒童、親子相結合。
谷:既是項目地的山谷地形,又是谷物的統稱,體現種植特色。
娃娃谷既是兒童尋找快樂的山谷,也是大人追尋童年記憶的山谷,更是出產綠色農產品的山谷。娃娃谷亦可以作為未來本項目農產品的品牌。
引申:“Wa”可以是娃,也可引申為“哇”,表示驚訝和感嘆的象聲詞,這是游客到這里的第一個感嘆詞,是特色形象帶來的強烈視覺沖擊力。
形象定位——親親下沃泉,幸福到永遠
市場定位——面向三大主體客群,抓住五大主題經濟市場。
目標定位——
四、規劃策劃
產業發展思路:
以親子游樂為突破口,田園、林地、水系組合形成的自然風光為驅動引擎,聯動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鄉村旅游度假等核心產業共融協同發展.
根據現狀道路分割和動靜分區的原則將村莊規劃為“兩帶、四區”的功能結構。
鳥瞰效果圖
分區規劃圖
分區策劃圖
交通體系規劃圖
子項目策劃
游樂項目策劃
商業設施策劃
節事活動策劃
舊村改造
舊村改造利用
建筑立面改造
五、建筑設計
游客服務中心
六、景觀設計
景觀路宣傳圖
村莊入口標志
生態景觀設計
綠化種植建議
七、實施路徑
以泛旅游產業設計為核心,構建下沃泉“造血”體系,一舉解決經濟與產業問題,部分解決人口問題。
導入旅游產業,以三產帶動一產發展,推動二產發展,形成三二一產聯動的發展模式。
八、項目總結
本項目因地制宜地結合村莊現狀及市場環境,選擇了適合村莊的特色化親子旅游項目為核心切入點和引爆點,重新構建產業體系,重塑村莊建設風貌,對村莊生態環境進行改造提升,對傳統文化進行挖掘及傳承利用。形成了由基層黨建引領,親子旅游產業驅動,景區帶動,村集體+公司+合作社合作共建的鄉村振興模式。將一個平凡無奇的普通小山村打造成了一個,具有地方影響力,具有品牌特色、文化特色,產業興旺、人們幸福的美麗鄉村。